(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
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
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
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19.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0.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
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专注教师招考辅导
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
的方法。
2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
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六)学科知识
25.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6.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七)教育教学知识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育教学设计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8.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
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0.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41.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42.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
方式。
43.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
44.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
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45.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6.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十一)激励与评价
47.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48.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49.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
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专注教师招考辅导
53.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4.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
55.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6.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反思与发展
57.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8.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