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节
主要从教学语言技能的含义、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语言说明的类型、课堂体态语艺术等角度进行归纳。
一、教学语言技能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上用来阐明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以完成教学任务所运用的语言,就叫做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
1、课堂口语,即口头表达。
2、书面语言,即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等。
3、体态语言,即用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特征
1、教育性
教师语言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教师个人的威信有直接的关系,也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无私无畏,诚实勇敢。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以身作则,威信就高,教育效果就好,反之,就没有威信,效果就差。
2、学科性
教学语言应正确地使用专业术语,否则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教学语言应处理好通俗语言与学科术语的关系。有时为了使讲解生动有趣,需要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通俗语言仍然应该是优美的,不失学科性。
3、科学性
科学语言是使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应注意用语正确,语句合乎逻辑。如果用词不正确,词语搭配不恰当,语言就会失去准确性。
4、简明性
教学语言的简明性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和其特定的环境和表达方式所决定的。试讲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把重点知识讲明白,语言的表达必须简明。
5、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是否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
6、可接受性
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要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所用的语言必须能为学生所接受。
三、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
教学语言由基本语言技能和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因素构成。
(一)基本语言技能
这是在社会交际中,人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语音和吐字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有了语音这一载体,才使得表达信息的符号——语言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和被感知。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对语音的基本要求是要规范,即要用普通话语音来讲话。与语音相关的还有吐字问题,人形容吐字不清是“嘴里像含个热饺子”,使人听不清楚。造成吐字不正确的主要原因是发音器官(唇、齿、舌)在发相应的字音时不到位。这种问题,只要有意识地矫正,并且经常练习,养成习惯,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2、音量和语速
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声音小听不清楚,声音过大没必要,使人听起来会感到不舒服。音量应控制在在教室安静的情况下最后一排也能听清楚。音量大小和气息控制有关。要达到一定的音量,就要注意深呼吸,要注意有控制地用气。注意音量的保持,避免听清前半句,听不清后半句。要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语速是指讲话的速度,耳朵的承受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载就听不清。每分钟200-250 字为宜(播音员为 350 字/分钟)。
3、语调和节奏
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合度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它和语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每个字音长音短时间并不一样,句中句间长短不一的停顿,这种不一就是节奏。善于调节音程徐疾变化,形成和谐的节奏,同样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
4、词汇
没有词就没有语言。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词汇量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于口头表达中,才能具有一定的口语技能。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准确、生动。
5、语法
要注意符合语法,否则让人听不懂或费解。还要注意合乎逻辑规律。以上均是基本语言技能,是课堂口语的基础。
(二)特殊语言技能
这是在特定的交流中形成的语言技能。教师的课堂口语技能是在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就形成了课堂口语的特殊结构。
1、引入
教师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好心理准备,又有若干细节:
(1)界限标志:指明一个新话题或新要求的开始。
(2)点题、集中:指明新话题或新要求的目的。
(3)指名:指定学生作答。
2、介入
教师用不同方式,鼓励、诱发、提示学生作出正确回答,或正确执行教师的要求,又分为:
(1)提示:为使学生作出正确回答,教师揭示问题、提供知识、提示行为的依据。
(2)重复:对学生的回答作重复,目的是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以作出判断。
(3)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提出问题,以引发思考,得出正确的回答。
3、评核
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在“评核”这个要素中,又有若干细节:
(1)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加以评论。
(2)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以引起重视。
(3)更正:学生的答案依然不正确,教师予以分析、更正,并给出正确答案。
(4)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确或完全正确)继续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5)扩展、延伸:在已经得到正确答案的基础上,联系其他有关资料作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
深入、更广泛。
四、课堂体态语艺术
(一)表情运用的艺术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有教育家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试讲时,建议考生走进教室时就都做到面带微笑,给工作人员送上一缕阳光,这样才能在试讲中用热情去感染他们。
(二)手势运用的艺术
教师除了面部表情外,其手势的运用也值得注意。手势具有描摹事物、传递心声、披露情感的特殊功能。它的运用往往与面部表情相配合,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手是人体敏锐、灵活的表情器官之一。人可以通过手掌、手指、拳和臂的运用来表情达意。如用手指表示数目或指点事物及方向;用两手可以形象地表示物体的长短、大小;用拳可以表示力量和愤怒;用臂可以表示庞大、迎接、拥抱、欢迎等。为了表情达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手势的运用上,要做到如下几点:
1、适合
所谓适合,有两种意思。一是内容与形式要适合,即教师的手势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这是质的适合。授课内容决定手势的运用,而逼真的手势又能鲜明地表现内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二是手势的运用要恰当,在教学中,手势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这是量的适度。手势过多,不仅无实际意义,而且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手势过少,则显得呆板,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
2、简练
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清楚、明了。要做得干净利落,优美动人,切不可琐碎,拖泥带水。有个别教师出于哗众取宠的心理,手势奇形怪状,“花样”不少,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茫然不解其意。
3、自然
教师的手势贵在自然,切忌矫揉造作。自然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只有自然才能真实地表达感情,并给人以美感。个别教师的手势缺乏自然之美,僵硬、呆板,甚至做作,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相反还会使学生感到不舒服,甚至引起反感。
4、协调
教师的手势要与声音、姿态、表情、形体动作相协调,不能游离于整个形体之外。协调的动作是美的动作,离开了协调就谈不上美。如手势的起落应和语音的出没是同时,不可互为先后。又如,教师边走边做手势不大协调,而做完手势再走动,就能使学生感到协调。
5、多样
教师的手势应针对学生的听讲情绪而变化,切忌单调、呆板,前后只用一种手势。有位教师讲课时,从头到尾都举着右手一上一下地挥动,所以有的学生课后说老师上课“如打鼓”。 总之,教师要利用三尺讲台,绘声绘色地进行课堂艺术表演,使面部、眼睛、手势三者成为表情达意的无声语言,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三)眼神运用的艺术
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另外,局部专注能够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还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的学生走神或骚动。教师艺术地应用眼神,对教学有很大帮助。试讲中,考生的眼神应随知识内容、随教学情境而有所变化,并注意和工作人员有眼神的交流。
(四)身体距离的运用艺术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 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行为不当,教师只要表露出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的意向,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地改变。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曾表示上公开课的大教室远没有在小教室上课的效果好。可见,讲究距离在课堂上的应用,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试讲时,考生也应将这门艺术表现出来,适时离开讲台走近学生(学生为虚拟的),必要时可以一边念一边适宜地走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更
好地发挥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作用,完成“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观察、分析、归纳言语,领会教师意图,悟出语言规则。因此,在面试试讲中,考生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无声的力量,以无声胜有声,最优化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语言技能需要各位考生在练习中掌握,当习惯交成自然时,相信成功便属予各位了。在此,为帮助考生把握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应用,建议考生可以准备如上教学片段的详细说明,并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