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
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
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
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
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
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
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
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
理观,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目标的设置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那么,如何将目标转
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
更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1、感知内容,理解文章主旨。2、感悟亲情美,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难点:揣摩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听读及自由朗读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教
师运用情景导入、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
感情。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
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
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运用歌曲创设情境并对“家”加以阐述,是想用歌曲的优美旋律去撞击学生心灵,营造一种轻松愉悦
的学习氛围。同时用诗化的歌词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的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
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沟通语文学习同个性成长的内在联系。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听准字音,标出生字新词
2、你从课文中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温馨和谐,幸福美满)
3、在课文中勾画出散步这一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遵循一种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认知过程,设计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
松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的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真正体现新课标“以
人为本,全面发展,大面积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能拉近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
合作探究搭建一个平台。
(三)深入探究
1、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是由谁决定的?
2、说说在“我”、妻子、母亲、儿子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人物的
性格特点。
3、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
你喜欢看青春偶像剧,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
循这个道德准则。
4、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说成是背负着“整个世界”呢?
本文是一首真善美的颂歌,闪耀着亲情和人性的光辉。通过美读课文这一环节,提升学生对亲情的深
层感悟,对人性美的理性思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经受一次道德的洗礼,从而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
观方面的教学目标,体现“学语文先学做人”,注重培养情感方面养成的教学新理念。
(四)品读句子,探寻美点,感悟主题
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句子?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例: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
孩子都怡然自乐;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升华主旨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
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
播的使者,爱祖国,爱世界。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让爱弥漫在每一个家庭里,最后,欣赏音乐:
《让爱住我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并认为:课
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动态交互的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
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畅谈构建和谐班级构想的这一环节,即是通过这一活动,激活学
生生活体验,唤起生活体验的重现,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
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
(七)、课外作业: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2、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延伸,通过做课外作业,还可以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
神,锻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发展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踏实、严谨、自觉、主动和富有自制力等
性格特征。
七、课后反思:
《散步》是七年级下册一篇体现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生活细
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课对于刚深入初
中的学生来说,虽然知识上不是很难,课文分析上也并不太难,但人物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题思想却是可
以挖掘的。可以和实际相联系,所以在课堂开头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初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
过程,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对于本课,我课前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安排了情景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品味语言,深究主旨,
诗意表达等环节,试图将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做实实在在的接触,亲
历阅读,深谈体悟,力求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这一节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尝试,一节课
下来,按预定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节课虽然上完了,但这节课留给我的求索远远没有结束。静下心
来反思这节课,既有设计的成功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
1、导入方面,选取学生耳熟能详,同时与本节课爱的主题相当接近的歌曲《吉祥三宝》来导入,很
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好的创设了情景,在歌曲中轻松地进入文本,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
离,自然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2、抢答环节的六个问题,有四个问题可以直接从课文里找出来答案,有两个问题需要稍加提炼才能
得到答案,这样的设计既照顾了中下水平的学生,也满足了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
3、重难点安排合理得当。刚深入中学一两天的学生,对于中学语文的学习还很茫然,我把教学的重
点设定为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揣摩重点的语句,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的方法。
4、各个教学环节安排紧凑,衔接得当,过渡语言恰当得体,留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热情。
5、注重鼓励、赞美学生,我认为这是激励学生最好的方法,我们都不应吝啬肯定他们的话语,因为,
积极来源于需要的满足。大多数学生能在意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让学习变得很轻松。尽管取得了一些效
果,但自认为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有些紧张,学生不是很活跃,一方面原因是课堂上有老师听课,
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自信,回答问题时不是很主动。
2、在备课过程中,对《散步》文本剖析得不够透彻,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是可以挖掘得更为深入的,
比如分析文中两个写景的句子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命”一词的深刻含义。
3、在最后的拓展部分,没有引领学生很好地进行诗意的表达,处理的比较粗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
中,我一定会警记优点,改进不足,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 2 篇:《散步》说课稿
一、说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必须遵遁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还必
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根据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情朗读,探究内涵,体情悟道。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
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生活之美”。学习本文
要进一步落实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
点勾画。同时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2.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①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人情美。
②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
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为:①揣摩精美词句,在
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人情美。②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至于教学难点,即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确定教学难点为:理解“我
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难点突破: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
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
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教学创意
本文通过生活小事和细节体现亲情美,学习本文正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感悟亲情的一次极好的机
缘。所以我确定课堂结构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对文本的品味,使学生能真正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内心有
所触动,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
学法。
教学方法:
1.美读引路,涵泳亲情。这篇散文,虽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因而,要让学生品出
其中的语言美、人情美,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听录音、学生跟读、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学生
齐读等。
2.以写促读,深化感情。《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见大,反映出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学习这篇课文,
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
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在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其写作欲望的前提下,要求他们为亲人写一张
贺卡。
3.媒体辅助,增色课堂。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适时给予友情提示(朗读、品味方法的指导),体现人文性。
学法指导:
1.圈点勾画。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良好习惯。
2.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营造氛围,谈论亲情。播放歌曲《我爱我家》,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进行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的理解。
2.初读课文,认识亲情。
①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整体感知文本,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散步过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②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快速抢答。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又可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的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能缩短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平台。
3.品读课文,享受亲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并加以品析,说说它美在哪
里。
②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交流心得。在合作与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内涵,以突出重点。
③教师范读精美语句,适当指导,学生齐读。
④指名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教师点拨,以理解主旨,突破难点,并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圈点勾画,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拥抱亲情。幸福家庭是美好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它不仅在莫怀戚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家里。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
5.动情落笔,抒写亲情。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看到别
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感情的弦也被拨动了,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
情”为主题,写一段 50 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亲人。
6.总结全文,表达祝福。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下面是老师在资料中看到的由本课生发的一副对联。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横批:相亲相爱把这副对联送给大家,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第 3 篇:《散步》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散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新大纲、新课标对七-九年级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它们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良好的阅读方法,理解主要内容,领悟深层意味,品评艺术特色,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1、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前四个单元分别以人生和自然为主题编排文章,第五单元紧跟其后,编者显然意图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家庭与亲情。其中,《风筝》与《羚羊木雕》表现的是家庭矛盾冲突的一面,而《散步》等表现的则是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这是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长辈,体味
人间亲情,树立责任意识。
2、新教材注意到了七年级上册的特殊地位:一是与小学的衔接,二是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具体说来,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划。教学《散步》时应继续巩固练习本单元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情况分析
十陵镇虽地处农村,但近年来,由于二 0 四、三五四、天兴等几个大厂的迁入,新成洛路的建成通车,各个房地产、旅游开发项目的纷纷启动,十陵镇已经成了一片开发的热土。人口巨增,各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处于这样一个变革的形势当中,十陵的学生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们不再孤陋寡闻,自卑落后,他们思维活跃,消息灵通,勤奋刻苦,积极进取,朝气蓬勃,自信乐观。而《散步》这篇文章相对浅显,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教师可放手的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划;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借鉴以小见大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品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其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是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语句,品评鉴赏文章是教学难
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1、朗读教学法。文章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与点拨法相结合。《散步》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文辞冲淡而又寓意深刻,其中一家之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这些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真正领会的,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去
学习是新课改理念的最好体现。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导入语的设计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导语设计一: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步已经成为大多数现代人的一种自觉行为,反映了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与追求。然而,就是这平平常常的散步,却被一位有心的作家捕捉到了。于是,小事写出了大意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意境呢?散步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看看莫怀戚的《散步》(板书课题——散步)
(二)、朗读训练
1、伴随着一段节奏舒缓的音乐,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将那些自己读不准或不能理解的字词句作上标记,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课文,体味文中蕴涵的浓浓亲情,读后简要评价并作适当指导。(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提出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并作适当指导和进行鼓励性评价。)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人物(允许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文章描写的人物是祖孙三代;是母亲、我、妻子、儿子;是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是奶奶、儿子、媳妇、孙子;等等都可以。)2、学生概括介绍课文内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概括课文内容,如:文章通过散步一事,表现的是爱,是责任,是亲情,是尊老爱幼,是幸福家庭等,教师都应予以认可。)
(四)、整体阅读与圈点批注训练学生自由阅读全文并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教师幻灯展示批注要点和批注范围)。(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而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非常重要。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体现了这一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品评鉴赏文章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就各人批注的地方及其理由展开集体讨论与交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力求通过这种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应热情洋溢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大胆发言,勇敢争先,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如果有些重要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如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的刻画、关键语句的品味、对称句式的运用、景物的描写、语言的特色等,教师则可以以一种商量的口气、以提醒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更广泛、更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所能掌握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定目标,自选学习方式,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是理智而又合理的教学要求。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探究,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和欣赏,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到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六)、比较阅读林文煌的《三代》,深入思考两篇文章的感人之处与现实价值。(阅读是一种很个
性化的行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状
态和情感活动中去感悟和思考,让阅读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主动的、由内心促动并受内心支配的过程”。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必强求答案一致,甚至不必去“有意”的引导学生。
只要他们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予以鼓励和支持。)
(七)、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讲述自己身边尊敬老人和不尊敬老人的真实故事,让他们对家庭与亲情进行较为有深度的探讨,从而感悟家庭亲情,树立责任意识。(语文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系起来,使学生对现实生活能有一个更清醒、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既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又要尽力引导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家庭观。)
(八)、师生各用一句话或一小段话小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应成为教师的专利,而应成为师生展示教学成果的最佳时刻。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而且,这种带有个人体验性质的东西是教师绝对不能替代的。它对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也非常重要。)
七、作业布置(幻灯展示)
1、将生字词的音形义在作业本上各抄写三遍并用心识记。
2、课后收集有关尊老爱幼的名句,并抄写在成长记录手册上。
3、以“亲情”为话题,选择好写作角度,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