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就是课时计划,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展开,包括了: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其中以教学过程为重点。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写好教案是对文本和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
在广西,有些地方在教师招聘面试中会考查教案写作,而且计入分数。同时,在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科目二、科目三都有教案写作的题目。
此外,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教材内容比较多,备考时间比较短,看教案能够快速把握重点内容,腾出时间用于勤加练习。
【语文教学案例---泊船瓜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会“绿 ”字的妙用。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理解“家乡美、家乡亲 ”,并唤醒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领会“绿 ”字的妙用。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含义。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法
四、教学手段
PPT 播放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解诗题
思乡导入;
同学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中不少 提笔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佳作《泊船瓜洲》。
生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师作补充:
王安石为官三十几载,权至宰相;伟大抱负推行新法,政绩有声;仕途不顺两次罢相, 新 法终遭废弃;文如其人才华横溢,雄健清新。这首《泊船瓜洲》正是 1075 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的途中所写。让我们通过欣赏这首诗,领会他的复杂情感。
(二)读通读顺明诗意
1.读出节奏: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配图写诗:
请学生用简笔画为《泊船瓜洲》配幅插图,并试着口头描述一下,让画与诗辉映生趣。
(三)字斟句酌悟诗情
1.“一 ”字琢磨。
设疑:京口瓜洲一水间,这水指什么?京口瓜洲一水间,在诗人眼里看来,京口与瓜洲相距
远吗?
1075 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诏进京,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 ”
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2.“只 ”、“数 ”字琢磨。
设疑:“数重山 ”之外的钟山近吗?那又为何是“只隔数重山 ”呢?
言为心声,定是家在诗人心中,身在瓜洲,心在故乡,天涯若比邻,依依不舍回望钟山。
3.“绿 ”字琢磨。
设疑: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 ”,后来他觉得 “到 ”字不好,就改为“过 ”,接着又改为“入 ”“满 ”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 最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 ”字。好好推敲一下,
你认为一个“绿 ”字好在哪里?
一个“绿 ”字,令读者目睹:百草从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为诗句着上生机勃勃的底色;
同时也为下句“思归 ”埋下铺垫,因为草绿与思归是联系在一起的,唐朝王维《送别》中“春草
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4.“又 ”字琢磨
设疑:“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又 ”字,春风不只一次吹绿了江南岸。诗人言意何在?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首诗写于 1975 年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诏进京。“春风 ”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即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再次被重用,新法可能再被推行,所以是“又绿江南岸”。
(四)情境朗诵品整体
欣赏配乐视频朗诵。 集体、个人配乐朗诵。
(五)作业小结
将故事改写成一篇短文;背诵诗歌。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