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无论是试讲还是说课,要想拿到高分,则需要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考
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原因有二,一是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
动关系,其最核心的目标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
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需要起到组织和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启发诱导学生积极
思考。二是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
以新课改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工作人员也十分关注
这一点。
(一)试讲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1.从现象中得结论,并分析本质。在化学教学中,很多课程都是围绕实验展开的,通过
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进而总结得出结论。当进行实验教学时,凡是无毒、安全性高、操作步
骤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都可以交给学生来进行动手操作。在试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说一说实验步骤或者设计思路,组织好学生分组情况、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验结束后说
明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展开。在试讲时,需要说明分组的形
式、规定讨论的时间以及讨论的核心问题,在学生讨论完毕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3.做好引导,引发学生猜想。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最主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在教学中要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情况出现。比如《水的组成》这节课,在水的分解这
个实验中,需要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两端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变化,其次要让学生猜想两端产
生的气体,并且通过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提问(1)“大家仔
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着重注意玻璃管两端液面下降程度有什么特点?”(2)“玻璃管两端产生
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是我们所学过的气体吗?”(3)“以前学过的气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检验的,
能否验证大家的猜想?”。通过这3个问题的引导,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且结合学生前面
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便能很轻松的得出结论,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一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二)说课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学情和教法学法环节要直接说清楚学生主体性。
学情分析是说课必说的内容,它是一切教学设计必须关注的主体,学情说的好不好体现
教师对学生这个教学中的主体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教法学法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
的,所以,在说教法学法时必须符合上课对象的特征。如果你照本宣科说一堆教法学法而与
教学对象的特征不符,就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过程环节说课语言表达要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说课面试中,很多人觉得很难凸显出亮点,很难做到与众不同。其实说课考试中,考
官最关注的点就是考生是通过怎样的组织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也就是如何做到学生主
体性的。但很多考生在说课中会忽略这一点,因此会出现很多的“命令”式的语气,比如:
“我让学生”,这就违背了学生主体性原则。其实在我们的整个说课中,只需要转换表达方
式,改为“学生基于之前的知识可以总结得到”、“学生观察可以发现”、“我会提问学生……,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组织学生开展……”、“引导学生思考……”
等,经过这些语句的使用,就可以将学生拉回到主体的位置,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
学习。